斜裁技术对服装面料撕裂强度的影响

斜裁技术对服装面料撕裂强度的影响

2019-09-05 库尔斯中国

  机织物以经纬纱线为基础。经纱为长的纱线,在织布过程中从织布机的梭口中拉出。纬纱在经纱之间来回、上下运动,这一系列的工作形成了“网格”。
  直裁时,竖直方向上的纱线为经纱,经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受拉伸而变形。斜裁时,相当于将面料斜向悬挂,织物在竖直方向上为斜丝,失去了支撑。机织物组织点处的经纬纱在重力作用下,夹角变小,小“正方格”成为小“平行四边形”,从而使面料的性能发生了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斜裁技术对面料性能的影响,斜裁技术研究课题组对46块机织面料进行测试。面料的选择尽可能涵盖一般股装所需的面料品种。所选面料原料组成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组织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和其他变化、复杂的组织,面料厚度为0.118—0.920mm,重量为27-400g/m2,经向密度为51-900根/10cm。
  通常,斜裁中正斜料裁剪居多,因为450°向具有最典型、最直接的意义,尤其是服装的穿着服用功能。同时考虑到面料斜裁性能规律性的研究,在0°一45°增加了30°方向,45°—90°增加了60°方向,以使整体分类呈对称分布,便于结果的分析。因此,每种面料按照与经纱方向成0°(直料)、30°、45°(正斜裁)、60°、90°(横料)准备试样。实验的目的是分析不同角度斜裁面料的性能是否有变化以及寻找变化的规律。
  拉伸性
  面料拉伸性的实验结果表明:通常,若面料中不含有弹性成分,则面料的直丝绺方向几乎没有拉伸性能,横丝绺方向的拉伸性很小,斜丝绺方向有一定的拉伸性,尤其45°正斜方向的拉伸性最好。斜裁的服装即使胸围的放松量较小,穿脱仍十分方便,能满足人体的活动需要,十分舒
  抗皱性
  服装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如揉、搓等而发生塑性弯曲变形,从而形成不规则的皱纹,称为折皱。使服装面料不产生折皱的性能称为抗皱性。有时,抗皱性也可理解为当外力去除后,由于服装面料的急、缓性变形而使面料逐渐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所以,服装面料的抗皱性也可以称为折皱回复性。
  常用折皱回复角度作为面料抗皱性能优劣的依据。用水平法测定折皱回复角。实验结果表明0°、30°、60°规律不是很明显,但多数面料在45°斜向上抗皱性较好,90°方向,即横料,最易皱,抗皱性不好。
  服装在穿着时,易出现横向的折皱,很少出现斜向的折皱,由于斜裁服装的丝绺方向多为斜向,在穿着过程中出现的水平方向折皱容易消失,所以斜裁服装比直裁服装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抗皱性能要好。
  刚柔性
  服装面料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织物抵抗其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抗弯刚度常用来评价它的相反特征——柔软度。服装面料的抗弯刚度取决于组成织物昀纤维与纱线的抗弯刚度以及织物的组织结构,且随着织物厚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服装面料刚柔度的测试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斜面法。实验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狭长织物试样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测试计算其弯曲时的长度。弯曲刚度作为织物刚柔性的指标。实验结果得出机织物在30°、45°、60°方向上具有较好的柔软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斜裁服装才具有了柔软、流畅的造型效果。
  悬垂性
  服装面料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称为面料的悬垂性。面料下垂时能否形成均匀的曲率,是面料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服装面料的悬垂性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外观形态。服装如果要获得一个优雅、流畅的效果,必须有好的静、动态悬垂性。悬垂性好的面料下垂时能形成均匀的、令人满意的自然褶,很多面料本身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制作褶皱自然、波浪均匀的服装时,可利用面料斜向悬垂性能的改善,从而扩大面料的选择范围。
  抗撕裂性
  服装穿着过程中,面料中的纱线会被异物钩住而发生断裂,或是面料局部被夹持受力而被撕成两半。面料的这种损坏形式称为撕裂或撕破。在撕裂现象中,开始只有一根或若干根纱线断裂,其次以阶段状使面料中的纱线顺次断裂,直到面料完全撕开力止。抗撕裂性通常采用单缝撕裂的测试方法,使用的设备与仪器是织物落锤式撕破试验机。选用lOOmm×63mm的面料试样,0°、30°、45°、60°、90°方向各一块。本实验的规律性较差,较厚的面料往往难以完全撕裂。较轻薄柔软的面料(如人造棉),5°方向呈现最大撕裂强度,并向0°和90°方向递减,在撕裂裂口中,要么按经纱方向,要么按纬纱方向,呈现出一致性。服装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被钩挂住,人体运动后才会出现撕裂现象,多是横向或竖向撕裂。斜裁的服装如果被尖物钩住,即使人在做向前或转身的运动,由于斜丝绺的拉伸性,也不容易撕裂。这说明沿斜向具有更好的撕裂性。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在线询价
QQ客服